工程技术人员

姓名:周锐

职称:高级工程师

电话:

邮箱:rzhou@xmu.edu.cn

研究方向:

教育背景

哲学博士(Ph.D.,2014),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获技术管理资质证书),新加坡;
理学硕士(M.S.,2009),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University Diversity Award得主),美国;
工学学士(B.Eng.,2007),浙江大学(入选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优秀毕业生),中国。

教学工作

第三学期课程《激光应用》、《激光精密加工》、《光学检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

研究领域

2015年起任福建省精密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高级工程师、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激光应用中心(筹)常务副主任,被认定为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致力于激光微纳加工和光学检测在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以及纺织工业等交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转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洪明辉教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厦门大学兼职博导)联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从事激光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方新加坡国立大学洪明辉教授课题组:https://www.ece.nus.edu.sg/laserlab/

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新加坡国家太阳能研究院、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工学院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材料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从事项目管理、研发和教学工作,致力于新兴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与拓展。获新加坡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新加坡环境与水资源工业项目基金(Environment and Water Industry)、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以及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咨商地位(Consultative Status)机构爱因斯特(IAESTE)国际大学生技术经验交流项目的资助,从事光电与材料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激光微加工实验室参与了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相当于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项目研发,负责光学工程的技术开发和转化工作,是新加坡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会员、新加坡材料研究学会(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of Singapore)会员。曾多次受邀在瑞典、意大利以及新加坡的国际会议上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并申请国际专利。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主持在研973项目子课题1项、横向课题2项。

拥有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荣誉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技术管理毕业证书,曾在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的跨国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实习培训,是2012年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创业大赛一等奖(最高奖)得主、中国教育部第八届和第九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最高奖)团队核心成员、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创新团队国际先进团队核心成员。曾兼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新加坡工作站站长,多次指导和协助创业团队入选科技扶持计划并担任高新技术孵化企业高级研发管理人员。2016年由中国工程院推荐,获得英国牛顿基金会(Newton Fund)项目资助,入选英国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Leaders in Innovation Fellowships创新成果转化领军人才中英联合培养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厦门大学泉州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石狮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的建设。

担任Journal of Laser Micro/Nanoengineering、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等SCI期刊的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副会长、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玄武区经济发展特邀顾问;历任新加坡中国学联(原留学生总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中国学联主席,曾兼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3+X”联合培养硕士学位项目辅导员和国际事务办公室系学生大使。现挂任厦门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兼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2016.04-)。

近期发表文章

[1] Xu K. C., Zhang C. T., Zhou R., Ji R., and Hong M. H.*, Hybrid micro/nano-structure formation by angular laser texturing of Si surface for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Optics Express, 2016, 24(10): 10352-10358.
[2] Du Z. R., Zhang C. T., Li F. P., Zhou R.*,and Hong M. H.*, Impact of laser-induced oxidation on silicon wafer solar cells' performance, 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 2016, 6(3): 617-623.
[3] Jin Y. J., Chen L. W., Wu M. X., Lu X. Z., Zhou R.*,and Hong M. H., Enhanced saturable absorption of graphene oxide film via photonic nanojets,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2016, 6(4): 1114-1121.
[4] Gu G. Q., Zhou R.*,Xu H. Y., Cai G. X., and Cai Z. P., Subsurface nano-imaging with self-assembled spherical cap optical nanoscopy, Optics Express, 2016, 24(5): 4937-4948.
[5] Gu G. Q., Zhou R., Chen Z. C., Xu H. Y., Cai G. X., Cai Z. P.*, and Hong M. H., Super-long photonic nanojet generated from liquid-filled hollow microcylinder, Optics Letters, 2015, 40(4): 625-628.           

发明专利

[1] Microsphere-based Optical Nanoscope. US Patent (Filing on 08/26/2015, Provisional Application No. 62/210,232), Inventors: Hong M. H., Zhou R.,Wu M. X., Huang B. J.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子课题,超衍射光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2013CBA01703),2016-2018,主持;
[2]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汽车驾驶危险预警的光学检测系统设计(XDHT2016122A),2016-2018,主持;
[3]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相移掩膜与邻近校正掩膜研制(XDHT2015110A),2015-2017,主持;
[4] Singapor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Development of Super-resolution and High-sensitivity Optical Nanoscopes(NRF-CRP10-2012-04),2013-2016,参与;
[5]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RF Tier2,MOE2008-T2-1-004,2009-2011,参与;
[6] Environment and Water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cil (EWI) of Singapore,MEWR 651/06/161,2009-2011,参与。

欢迎有志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人才加入本中心,岗位类别包括博士后(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给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头衔)、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我们将为优秀者提供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光学科学与技术中心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或者工作的机会。

Top